恩怨

真相已跟死者一起埋進黃土,真假對錯已不能考證。但,果真有真假?如何定對錯?抑或兩者都在述說事實的部份,加上自己的詮釋,不能避免的,還有記憶的失誤和遺忘。人都是傾向記住、表述和擴大自己的付出和對方的支取。於是,這盤帳,永遠收支不平衡。
因此,歸根究底,恩和怨,其實是計算者選擇那些「事實」進入計算系統內並加以詮釋。心胸廣濶的人,會挑多一些別人對自己好的事實,心胸狹窄的人則多挑別人虧欠自己的事實。還有是對事實的詮釋:一名嚴苛的老闆,有下屬表示,這名老闆讓他學曉做事要小心謹慎,終生受用;另一名下屬則表示,這名老闆讓他精神緊張,受盡折磨。
男女緣盡,十數載郎情妾意,男的說,女人是他的一生最愛,女的說,這段情是一段冤孽。女的或許認為男人誤了她的人生,男的則感激女人曾贈他快樂時光。同一段的關係,有兩個付出者,兩個接受者和兩種詮釋。
米奇.阿爾博姆 (Mitch Albom) 經《相約星期二》(Tuesday with Morrie) 之後,寫了另一本暢銷書《你在天堂裡遇見的五個人》(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),說的是人的一生,跟不同的人連上關係,互相影響。一些人的微小行為或決定,會影響我們的一生,但我們甚至不認識這些人。我們的人生充滿了迷團,直至離開這個世界,也被蒙在鼓裡。這本書,以小說的形式,說八十三歲的遊樂場維修員愛廸,因一次拯救小女孩脫離險境而磒命。在天堂裡,有五個「人」等待着他,為他解開一生人的迷團。
我們的人生,只曉得那些跟我們相識的人的恩怨情仇,數算的,也就是這些我們所知道的有限事實。孰知,還有一些跟我們生死不相往還的陌生人,才是我們人生最大的影響者。
恩怨,該怎麼算?!
photo by Daniel Beams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