檢閱死亡

上面的一段文字會否引起你的不安,或是有種讀不下去的感覺?!若然如此,那表示你還沒好好地思考這個課題。那麼,我勸你還是放下纏身的俗務,找一本有關死亡的書籍好好地讀一遍,並細心思考,甚至找一、兩個好朋友討論一下。
不少人的生活都建基於一項假設,就是下一刻他們仍會活着。因此,他們約會、編排密密麻麻的行事歷、賺錢、進修、發獃……。但是,這項假設終有一天被證實是錯誤的。我曾忽發奇想,有沒有學者曾做過這樣的統計:多少人的死亡是突發的?多少人的死亡是事先張揚的?孰多孰少?
我為身邊的至親來一次死亡檢閱,發現突發性死亡的比率還是比較高。若你也想來一次死亡探究之旅,不妨來一次同樣的「練習」,從身邊的至親開始,一直思想開去,他們是怎樣離世的?他們對死亡的來臨有準備嗎?有機會準備嗎?他們對死亡有什麼看法嗎?當中有多少是死得不明所以的,因而也來不及為自己的人生下一個詮釋的註腳?
死亡,跟別的事情不同,它只會出現一次,因此你再沒有機會去改善你對它的態度。事實上,死亡不斷在我們的身上發生,正如《西藏生死書》所說:「我們身上的細胞在死亡,我們腦中的神經元正在衰敗,甚至我們臉上的表情也隨著情緒一直在改變。」
面對死亡,迫使人們面對生命最真實的一面,人會豁然開朗,因頓悟而獲得新生。有說人即將死去之前的數分鐘,精神會突然一振,這叫做「迴光返照」,只可惜這種人生最光輝的狀態維持不久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